“十五更”是中国古代划分时间的一种方式,指的是晚上9点到11点之间的一个时段。古代人没有钟表,只能用一些比较粗略的方式来划分时间。一天被分成十二时辰,每个时辰被分为两个“更”,所以一天就分成了二十四个“更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更”的长度会随之变化,因此“十五更”所代表的时间段可以理解为晚上接近10点左右,大多数人已经进入了梦乡,属于安静和平静的夜晚时刻。